河南一地累计降水量488.4毫米!雨停、天晴!近几日这件事千万别做
河南一地累计降水量488.4毫米!雨停、天晴!近几日这件事千万别做
河南一地累计降水量488.4毫米!雨停、天晴!近几日这件事千万别做6月22日,河南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阳光。就在昨天,我们刚刚(gānggāng)度过(dùguò)了一年中白昼最长的“夏至”节气。夏至已至(yǐzhì),意味着盛夏的序幕也正式拉开。
仿佛是(shì)与节气相(xiāng)呼应,全省大部地区的天空终于放晴,宣告了持续数日的强降水天气在我省正式“收官”。
根据河南省气象台最新预报,今天,全省(quánshěng)天气转好,大部地区以多云间晴为主(wéizhǔ),仅东南部信阳等地局部尚有零星阵雨“扫尾”。
未来三天,我省将(jiāng)持续以晴好天气为主,气温也将稳步回升。持续的阴雨终于告一段落,大家可以安心(ānxīn)晾晒,享受久违的阳光了。
昨日,我省的强降水上演了最后的“收官之战”。降水主要集中(jízhōng)在信阳地区,其南部部分(bùfèn)县市出现了中到大雨,局部暴雨。随着夜幕降临,这场(zhèchǎng)自18日开始影响(yǐngxiǎng)我省的强降雨过程基本结束,宣告了本轮大范围降水的终结。
回顾这场自18日开启的(de)降水过程,其强度之大(zhīdà)、范围之广令人印象深刻。从6月(yuè)18日到(rìdào)21日,我省大部普降中到大雨,强降雨的“主战场”集中在豫南和豫东地区。南阳、驻马店、信阳、周口等地局地更是遭遇了特大暴雨。
数据显示,全省平均降水(jiàngshuǐ)量达到57.7毫米,而在降水核心区,地市平均降水量(jiàngshuǐliàng)远超于此(cǐ),南阳(nányáng)为(wèi)135.6毫米,信阳为126.4毫米。其中,商城县黄柏山站的累计降水量高达488.4毫米,位居全省之首;而18日下午,郏县吕沟录得的103.6毫米最大小时雨强,也显示了降雨的极端性。
这场大范围降水最直接的影响(yǐngxiǎng),使我省此前严峻的旱情得到了显著缓解。据21日的土壤墒情监测,全省缺墒测站比例已(yǐ)由此前的高位大幅降至16%,重旱测站比例下降了17%。南阳(nányáng)、三门峡、平顶山、商丘等地的“干渴(gānkě)”土地得到了有效补水,表层和深层土壤墒情得以连通,为夏播扫尾和秋作物生长(shēngzhǎng)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目前,我省夏玉米正处出苗期,豫南水稻进入分蘖期,这场降水对(duì)它们的(de)后续生长可谓是“雪中送炭”。
然而,雨水的分布并不(bù)均衡,也带来了(le)“旱涝(hànlào)并存”的复杂局面。在豫北、豫西部分雨量偏少的地区,旱情尚未完全解除;而在豫南的一些低洼地块,过大的降水量也带来了农田渍涝的风险。
雨过天晴,但安全警报(jǐngbào)并未完全(wánquán)解除。气象和地质专家(zhuānjiā)特别提醒,强降雨过后,山体土壤饱和,山洪、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。
因此,近几日,尤其是信阳、南阳等豫南山区的朋友,请(qǐng)务必提高警惕,非必要切勿前往(qiánwǎng)山区、河道等高风险地带,确保人身安全。

6月22日,河南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阳光。就在昨天,我们刚刚(gānggāng)度过(dùguò)了一年中白昼最长的“夏至”节气。夏至已至(yǐzhì),意味着盛夏的序幕也正式拉开。
仿佛是(shì)与节气相(xiāng)呼应,全省大部地区的天空终于放晴,宣告了持续数日的强降水天气在我省正式“收官”。


根据河南省气象台最新预报,今天,全省(quánshěng)天气转好,大部地区以多云间晴为主(wéizhǔ),仅东南部信阳等地局部尚有零星阵雨“扫尾”。
未来三天,我省将(jiāng)持续以晴好天气为主,气温也将稳步回升。持续的阴雨终于告一段落,大家可以安心(ānxīn)晾晒,享受久违的阳光了。
昨日,我省的强降水上演了最后的“收官之战”。降水主要集中(jízhōng)在信阳地区,其南部部分(bùfèn)县市出现了中到大雨,局部暴雨。随着夜幕降临,这场(zhèchǎng)自18日开始影响(yǐngxiǎng)我省的强降雨过程基本结束,宣告了本轮大范围降水的终结。
回顾这场自18日开启的(de)降水过程,其强度之大(zhīdà)、范围之广令人印象深刻。从6月(yuè)18日到(rìdào)21日,我省大部普降中到大雨,强降雨的“主战场”集中在豫南和豫东地区。南阳、驻马店、信阳、周口等地局地更是遭遇了特大暴雨。
数据显示,全省平均降水(jiàngshuǐ)量达到57.7毫米,而在降水核心区,地市平均降水量(jiàngshuǐliàng)远超于此(cǐ),南阳(nányáng)为(wèi)135.6毫米,信阳为126.4毫米。其中,商城县黄柏山站的累计降水量高达488.4毫米,位居全省之首;而18日下午,郏县吕沟录得的103.6毫米最大小时雨强,也显示了降雨的极端性。

这场大范围降水最直接的影响(yǐngxiǎng),使我省此前严峻的旱情得到了显著缓解。据21日的土壤墒情监测,全省缺墒测站比例已(yǐ)由此前的高位大幅降至16%,重旱测站比例下降了17%。南阳(nányáng)、三门峡、平顶山、商丘等地的“干渴(gānkě)”土地得到了有效补水,表层和深层土壤墒情得以连通,为夏播扫尾和秋作物生长(shēngzhǎng)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
目前,我省夏玉米正处出苗期,豫南水稻进入分蘖期,这场降水对(duì)它们的(de)后续生长可谓是“雪中送炭”。
然而,雨水的分布并不(bù)均衡,也带来了(le)“旱涝(hànlào)并存”的复杂局面。在豫北、豫西部分雨量偏少的地区,旱情尚未完全解除;而在豫南的一些低洼地块,过大的降水量也带来了农田渍涝的风险。
雨过天晴,但安全警报(jǐngbào)并未完全(wánquán)解除。气象和地质专家(zhuānjiā)特别提醒,强降雨过后,山体土壤饱和,山洪、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。
因此,近几日,尤其是信阳、南阳等豫南山区的朋友,请(qǐng)务必提高警惕,非必要切勿前往(qiánwǎng)山区、河道等高风险地带,确保人身安全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